rss
    0

    李扬:为了宏观经济的需要,降息是必要的|界面新闻

    2024.12.23 | admin | 5次围观

    记者 王珍

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周六表示,在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的背景下,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应对资本市场波动、保护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以及居民消费能力合乎逻辑的选择。

    李扬在“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”上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表述进行了解读 ,共涵盖五个方面。

    首先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。他指出,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曾一度高达近20%,好在随着逐年降低 ,目前平均已降至6.6%,但仍存在下降空间。下调准备金率将有效促进需求扩张,是值得期待的政策措施之一。

    金融学教科书告诉我们 ,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,其效力如‘巨斧’,说的是其效力巨大 。需要注意的是 ,本世纪以来,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,很多国家的央行认为这个制度是行政化的调控手段 ,因而逐渐弃之 ,代之而起的是零准备制度,加拿大 、新西兰已经实行这一制度,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的很多存款也实行零准备。 ”李扬认为 ,“在中国,准备金率还有降的空间,在当前情况下 ,准备金率降一个点,便可以释放2万亿元的基础货币。这对需求扩张肯定有非常大的作用,这是我们期待的 。”

    其次是降息。李扬说 ,当前,一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已降至极低水平,12月20日 ,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是0.98%了,十年期1.7%,30年期则为1.95% ,已经是历史最低了。然而 ,市场利率虽急剧下降,企业贷款 、票据融资、住房贷款利率等仍处于高位,这说明我国利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尚未有效形成 。需要指出的是 ,降息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经营造成一定影响,如息差进一步收窄等,但为了宏观经济的需要 ,降息是必要的。

    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。他指出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“保持流动性充裕” 。他指出,我们应当回到流动性的本来含义上理解流动性 ,这并不是单纯地放钱,而是造成一个状态,使得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,市场参与者以市场价格达成交易 。 ”李扬说,“在我看来,本世纪以来 ,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逐渐转向管理流动性 ,管理货币供应和调控利率的目的,都是为了保持一个有弹性的流动性。”

    四是将资产价格稳定纳入货币政策视野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 ,创新金融工具,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。”

    李扬表示,鉴于实体经济日益显著的金融化趋势 ,中央银行必须将资产价格纳入其宏观调控的考量范畴。尽管传统货币政策理论主张避免直接干预资产价格,但当前经济形势已发生显著变化,要求中央银行对此作出适应性调整。中国央行的这些举措 ,表明我们与时俱进 。

    10月10日,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,决定创设互换便利 ,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、基金 、保险公司以债券、股票ETF、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,从央行换入国债 、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,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。

    李扬认为 ,这一举措颇具深意 ,表明中央银行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同时,也避免直接“入场 ”干预市场运行。通过提供互换便利,中央银行既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,又能够保持其独立性和市场调节的灵活性 。

    “有将央行的这一政策解释为中央银行直接‘入场’,这是非常错误的解释,我们必须注意。”李扬说 ,央行提供的互换便利并非是直接干预市场,其目的在于通过提升市场效率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。因此,不切实际预测股价将大幅上涨 ,是十分盲目 。

    五是人民币汇率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。李扬指出,“货币当局经常会遇到一个矛盾的问题 ,当汇率变化的时候,保汇率还是保储备 。我们作为研究机构,当有人咨询到这个问题的时候 ,我们说当然优先保储备 。”

    李扬说 ,自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,各国的实践均证明了保汇率几乎是做不到的,也得不偿失。汇率的变化存在诸多非实体因素、甚至因素 ,“不能听任外汇市场的投机因素来主导货币政策。 ”

    你可能想看: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    发表评论
    标签列表